酸梅粉那股子酸甜劲儿,一打开塑料袋就直往鼻子里钻。小勺舀一撮,舌尖上炸开的酸甜,让80、90后的童年瞬间活了过来。袋子上印的花里胡哨新影宝,塑料勺子还带着点温度——那是小卖部老板从柜子里刚摸出来的。
无花果丝压根不是无花果做的,萝卜丝腌得甜丝丝,淡黄色的细条装在透明袋里。五毛钱一袋,边走边嗦,酸味混着甜味在嘴里打转。课间操前偷偷塞两根进嘴里,被老师逮住还装无辜:“真没吃糖!”
咪咪虾条金黄酥脆,“咔嚓”一声咬下去,虾鲜味混着调味料在嘴里炸开。原味、辣味换着吃,课间和同桌分一包,手指头沾的碎渣都要舔干净。塑料包装撕开的瞬间,整个教室都飘着香味。
跳跳糖在舌尖上噼里啪啦跳舞,草莓味、橙子味在嘴里炸成烟花。孩子们张大嘴,看着糖粒在舌头上蹦跶,笑得前仰后合。泡泡糖能吹泡泡,跳跳糖却能吹出“嘴里放鞭炮”的快乐。
展开剩余70%麦丽素裹着厚厚巧克力,里头是空心的麦芽糊精。咬开“咔”一声,巧克力混着甜香在嘴里化开。塑料桶装得满满当当新影宝,卡通包装上印着超人、孙悟空——那是80、90后的“仙丹”。
果丹皮卷成深红色长条,山楂味酸得人直皱眉,又甜得人停不下嘴。展开、卷起、再展开,一根能吃半天。吃撑了来一根,肚子立马舒服——那是妈妈们的“天然消食片”。
小浣熊干脆面的调料包一撒,红烧牛肉味、麻辣排骨味直冲脑门。“咔嚓”咬一口,脆得掉渣。最绝的是里头附的卡片,水浒108将、三国名将——为了凑齐一套,能买十包干脆面,拆得满桌都是碎渣。
大大泡泡糖能吹出拳头大的泡泡,草莓味、香蕉味在嘴里散开。课间比赛谁吹得大,泡泡破了粘在脸上,一群人笑作一团。嚼着嚼着,腮帮子酸了,肺活量倒是练出来了。
棉花糖像朵软绵绵的云,白色、粉色、蓝色在竹签上绕啊绕。小贩推着机器“嗡嗡”转,糖丝越缠越大。孩子们举着,小心翼翼咬一口,甜得眯起眼——那是街头最便宜的“童话”。
健力宝“噗”一声拉开易拉罐,橙味汽水带着气泡直冲喉咙。金黄色罐体上“健力宝”三个字红得扎眼。过年才能喝上一罐,运动会跑完800米,仰头灌一口——凉气从嗓子眼直冲天灵盖,那叫一个“爽”!
这些零食,有的装在塑料袋里,有的塞在铁皮桶中,有的裹着卡通画——它们是80、90后口袋里的秘密,是课桌下的宝藏,是童年最甜的“烟火气”。现在超市货架上摆着进口零食,可总有人盯着货架发呆,想起小时候攥着五毛钱,在小卖部前纠结“买酸梅粉还是无花果丝”的模样。
那些年,零食是社交货币——分一包咪咪虾条,就能交到一个朋友;换一张水浒卡,就能混进“兄弟帮”。现在聚会时提起“跳跳糖在嘴里跳舞”,一群人能笑到拍桌子——原来我们的童年,都藏在这些甜丝丝、脆生生、噼里啪啦的小东西里。
健力宝的汽水味淡了,麦丽素的巧克力涂层薄了,可一看到那些老包装,80、90后的眼睛就亮了。那是穿越二十年的“味觉密码”,是课桌下偷偷传递的快乐,是再也回不去、却永远忘不掉的“小时候”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